秋日的某个上午,偶尔打开电视机,电影频道正在热播诗情电影《那山﹒那人﹒那狗》。
屏幕上,那粗犷秀美的青山,涓涓的流水,构成一幅生动的画,印见着一段坷坎,却又令人心动的故事。故事讲述的是深山老林中,父亲和“我”为了让邮路畅通,让千家万户在寂寞和期盼中,了解到外面的讯息,把对亲人的牵挂化成殷切的祝福和深情的爱。
父亲是一位饱经风霜,待人诚恳,甘心把生命奉献给大山的“老邮票”。在那个交通堵塞,生活平淡艰难的深山老林中,要把一封信,一包土特产,一张钞票送进来送出去,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呵!那样一段崎岖的山路,骆马根本无法通过,只能依靠人的两只肢一步步地走过,其间又要中踏过许多条不知名的河流。而父亲的肩上在每次的路程中,都要背一个沉甸甸的邮袋和必要的路用装备——绳索、柴刀和一杆老猎枪。
在这条漫长而寂寞的邮路上,父亲一个人静静地迎来了春夏,送走了秋冬。这一切的一切,为“我”后来投身于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,打上了深深的烙印。
在整个的剧情延续中,那只乖巧而富有灵性的狗始终贯穿于每个情节,而每个情节的发生,更加衬托出邮路的艰辛和磨难。
刚开始的时候,“我”对父亲的这种执着充满着迷惑和不解。当“我”和父亲为瞎眼老奶奶读完她远方亲人的来信时,我清晰地看见她的双唇在轻轻地蠕动着,那张布满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喜悦。从那一刻起,“我”读出了一种信念,读懂了人生最宝贵的一页。
做为经济社会的当代人,我们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与之相比,显得那样的奢侈和浮华。
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,许多人逐渐地失去信心和勇气,变得急燥轻浮,厌倦懒散。我们所面对的社会,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。一个人对于工作而言,如果失去了发展的信心和理念,它将濒临消亡之缘。
让我们把握时代的命脉,充满激情地去创造每一天,让信念永恒,成功相伴!